• 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
  • 兒童發展與早期療育
  • 泛自閉症專區
  • 注意力與學習問題
  • 成人壓力調適
  • 睡眠及自律神經
  • 情緒困擾與適應
  • 專業人員訓練

鬱鬱寡歡的孩子— 談兒童青少年憂鬱症 by吳佑佑醫師

吳佑佑醫師

 青春期的孩子從生理、心理、社會環境三個角度來看,都是在面對人生重大變化的階段,必須學會面對許多「成長」的考驗。

而這個年齡的孩子,對環境中可以被自己掌握的因素,又永遠都嫌不夠。一方面承受生理上荷爾蒙的巨大改變,一方面急欲在心理上尋求新的自我認同,加上 課業的壓力,使身心負擔更重。有些人可以從學習課業得到認同、自我成長及滿足,但並非大多數的人都是如此。學習的時間長、沒有太大的成就感、覺得是在被迫 的情況下學習。對環境有著無法掌控的感覺,重複經驗的無助感,無法改變事情的感覺,若再加上疏離的親子關係,均為青少年容易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。

在這個青春期的成長過程中,有幾個人能「免疫」,不去對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提出質疑呢?自殺是造成青少年死亡前三大原因之一,但,死亡真的是唯一的選擇嗎? 有誰能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事? 孩子們常會回一句「我今天都過不下去了,誰管得了未來!」,真的是這樣嗎?

在面對被現況困擾著的青少年時,我常會拿一本書擋在他們的眼前,請他們告訴我看到了什麼,得到的答案都是「一本書擋住了我的視線,什麼也看不到,也 看不清楚書上寫什麼。」。當我把書往後退三十公分時,孩子可以告訴我書名、封面的圖案等等,他看得比較清楚,或許這是一本很好也很重要的書,對個人的人生 有著重要的影響,或許剛好相反。當我再把書往後移個十、二十步後,再問孩子看到了什麼,得到的答案就多元化了,「書本還在視線之內,但已看不清楚上面寫些 什麼,整個視野變得寬廣多了,有桌子、有椅子、有人、窗外有花花草草—」。這何嘗不是人生?!書本就如同我們所面對的問題,青春期的孩子在面對問題時何不 練習把「書本」拿遠一點,隨著時間距離的增加,許多當下重大的事件會變成視野中的一個小點罷了!

    到了青春期,青少年們除了體內的賀爾蒙快速增加,造成生理上巨大的變化,第二性徵開始發育,對自己外觀的改變青少年們會需要花些時間來適應。不難看到孩子 們會花很多的時間研究他們的青春痘,且賀爾蒙的增加會造成情緒的變化,有時連他們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在煩躁不安個什麼。在心理層面上,青春期是一個尋求獨 立自主學習重新自我認同的時期。他們對大人及自己過去所有的認同開始產生動搖—不少青春期的孩子會開始問「我到底是誰?」;懷疑自己是否是父母親生的孩 子;面對過去崇拜的父母也開始懷疑他們的能力,甚至會過度的貶低他們,開始挑戰威權;青少年們會問自己為什麼要聽他們的話,他們又不見得都懂,卻事事都要 干涉;我的未來會如何?人為什麼要活著?生命的意義是什麼? 青少年開始徬徨,腦海裡充滿了疑問,對於過去所認同的自己開始瓦解,無形間產生許多壓力。他們在重新找到「自己」的過程中,會以同儕與偶像為自己新的認同 對象,也會受到同儕的影響很大同伴之間互相引響~穿相似的衣服做相同的事情,否則就不入流了;同學要離家出走,為了義氣,為了陪伴同學,我也要離家出 走……等。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一些時間,才能重新調整自己的價值觀,學習更自我確定,不輕易的受別人影響。

原已受在生理上賀爾蒙劇大改變的引響,再加上心理的成長重新尋找新的自我認同,更加上課業的壓力,只是使他們的負擔更重,有些孩子可以從學習課業中 得到認同,自我成長及滿足在學習中得到快樂,但並非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如此。他們可能會覺得是在被迫的情況下學習,且學習的時間又長,又沒有太大的成就感。 老師都喜歡出一些讓學生考不及格的考卷,父母又都只是看還差幾分才達到滿分。補習班、才藝班、課後輔導、自習課,進入國中後孩子在家的時間減少許多,親子 間為了學習的問題也增加了許多衝突,與家人之間的關係疏離更加深青少年尋求重新認同過程的困難。如果這個孩子沒有特別的興趣,在同伴之間也找不到認同,同 儕互動少,就更容易對未來感覺沒有目標及希望。

青少年的憂鬱的情緒就是因生理(賀爾蒙改變)、心理(重新認同)、及社會環境因素等交互影響而產生,有80﹪以上的孩子都能在這個變化中過得快樂, 學習成長,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;有些孩子過得跌跌撞撞的,但也不一定造成問題;一些孩子則無法得到適度的調適,而產生青少年階段憂鬱症。

處於青春期尷尬的青少年,正需要父母、老師等長輩的關心與幫助,大人們學習如何與青少年孩子相處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。父母、師長的身教,陪伴孩子 成長是很重要的,允許孩子與自己有不同的意見,尊重青少年的“次文化”,陪伴孩子在錯誤中學習,接受孩子的缺點,稱讚他的優點~“他可能是一個功課很不 好,但很會做家事的人!”。 學習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與培養孩子的休閒興趣,是治療青少年憂鬱情緒之最佳良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