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小孩的睡眠問題常常比較像是「就寢時間」會發生的問題,本質上,小小孩在就寢時間發生的睡眠問題其實和「失眠」不太像,後者是想睡卻睡不著,前者是不想睡卻非得睡,然後孩子就會發展出很多「聰明」的策略,讓爸媽們感到捨不得送孩子上床,又進一步更惡化了孩子在就寢時間所存在的問題。
在睡眠的領域裡,我們稱這種因為環境或照顧者對於孩子設限不足,而造成孩子睡眠時間的規則沒有被建立,孩子變得越來越想辦法晚睡或甚至拒絕去睡覺,這種狀況為設限不足的睡眠問題(limit-setting Issues)。我們建議遵循以下的建議處理設限不足的睡眠問題:
-
回到基本功,重新建立清楚的就寢規則:睡前清楚的活動來告訴孩子要準備睡覺囉!這些活動包括換睡衣、刷牙等。同時照顧者也應學習辨認什麼樣的行為是睡前的適當行為(躺在床上)或不適當行為(千呼萬喚爸媽來)。
-
忽略任何關於要睡覺或抗議的言語:小小孩常在睡前說「可是我又還不累!」或「我不想睡!」,父母應該避免和孩子討論或爭辯該不該睡覺這個問題,因為如此會增加彼此的情緒張力,反而藉由增強父母對孩子的注意力,而會強化就寢時間的問題,父母應該冷靜、溫柔且堅定的告訴孩子:「我知道你還想玩不想睡,但現在就是你的睡覺時間,該睡囉!晚安!」
-
在孩子想睡但還沒睡著時將他們放到床上:這個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學習獨立地睡著。
-
看孩子的時間點:當孩子在哭鬧時,可以去房間看看孩子,但時間必須簡短(小於一分鐘),這個看看孩子的行為只是讓孩子知道父母其實都在,只是要讓孩子感到安心,而非要增強孩子的就寢時間的問題。
-
使用正向回饋的系統:在孩子表現正向的行為時,父母可以給予貼紙等小小的獎賞,這個獎賞的規則必須是很一致的,而且必須立即的給予,例如起床後馬上給,在孩子累積了一些小貼紙以後,可以給孩子比較大的獎賞,例如連續三天都可以乖乖地待在床上睡覺,沒有不適當的行為(像是叫父母、爭吵要不要睡或偷溜下床等行為),不過獎賞的制度必須根據孩子的發展年齡去制定,例如比較小的孩子就可能需要比較頻繁的獎賞,且也比較需要著重在次數,而非連續幾天的達成。此外這個獎賞制度在一開始就必須告知孩子,且必須對規則有清楚明瞭的解釋,這個過程可以增進孩子對於這個制度的投入程度。
-
善用「就寢時間卡」:父母可以製作幾張「就寢時間卡」,向孩子解釋:「爸爸媽媽幫你做了幾張就寢時間卡,這個卡的使用規則是只要你想離開床、想再問一個問題、想再說一個故事等等,每一個要求都會用掉一張卡,如果所有卡片都用掉了,那就代表你真的得上床睡覺而且不可以離開床了!而且不能再做任何要求了!所以啊!你可能要學會在真的重要的時候使用這些卡,而且如果你在隔天早上這些卡片都有留下來,爸爸媽媽也會再給你額外的獎勵喔!」這種就寢時間卡的方式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責任權的觀念,也讓他們學習有時候小小地忍耐一下可以獲得更大的好處。
-
對於就寢時間採取溫和而堅定態度:一旦規則被建立起來,父母應盡可能地維持並一致地遵循這個規則系統。